《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于2020年11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六十三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适应新时代退役军人保障工作需要的基础性、系统性和综合性法律,对于加强退役军人保障工作,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具有重要意义。
《退役军人保障法》共10章、85条。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基本制度。
一、规范移交接收工作机制
明确了移交接收计划、人事档案转接、办理户口登记、保险关系转移、优待证制发等事项处理办法。
二、提高安置质量
规定了退休、转业、逐月领取退役金、复员、自主就业、安排工作、供养等七种安置方式。特别是对服现役满规定年限的军士,也可以逐月领取退役金的方式安置,这是退役军人安置上的重大突破。同时,明确要求,转业军官、安排工作的军士和义务兵,由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接收安置,并在职务职级、编制保障、签订劳动合同确定等方面提出要求,这些都为安置和使用好退役军人提供了可靠有效的制度保障。
三、强化教育培训
围绕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两个着力点,系统设计军人退役前的储备培训、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和退役后的学历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等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政策,努力为退役军人提供有特色、精细化、针对性强的培训服务。
四、扶持就业创业
保障法明确,国家采取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和扶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并在指导服务、职业介绍、岗位招录、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服务或优惠政策。这些举措,为退役军人更快融入社会、更好发挥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加强抚恤优待
保障法规定,在社会保险、医疗、公共交通、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给予退役军人相应优待;为退役军人发放优待证,全国统一制发、统一编号;加强优抚医院、光荣院建设,收治或者集中供养孤老、生活不能自理的退役军人;建立退役军人帮扶援助机制,在养老、医疗、住房等方面,对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给予帮扶援助等等。这些规定,更加具体、更加精准,充分体现了个性需求,为打造全方位、全流程的优待工作体系奠定了基础,为完善优待政策提供了法治化解决路径。
六、强化褒扬激励
保障法提出,国家建立退役军人荣誉激励机制,为退役军人举行迎接仪式、悬挂光荣牌,邀请参加重大庆典活动、注重发挥退役军人在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宣传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录入地方志、开展英雄烈士祭扫纪念活动、推进军人公墓建设。这些规定,是深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退役军人敬业奉献精神的具体化和重要载体。
七、完善服务管理
保障法规定,加强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建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农村和城市社区设立退役军人服务站点,切实将服务保障工作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振奋精神状态,补齐能力短板、提升服务质量,全面推动各项政策法规落地见效,全力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激励引导全市退役军人为枝江建设“三地六市”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