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融媒(记者 袁定平 鲁霞)农贸市场是保障市民“菜篮子”供应的主要渠道,也是城市形象的主要窗口。近年来,我市对五柳树市场进行环境整治,打造“菜篮子”民心工程,市场面貌焕然一新,有“颜”又有“料”。
早上7点多钟是人们赶集的高峰期,记者在五柳树市场看到市容整洁、店面亮堂、招牌爽目、秩序井然。路面上,交通标识醒目,行人车辆有序流动,车辆分区规范停放。遇到行驶车辆稍有迟滞马上会有市场流动监管车前往疏导。偶尔有两轮车停留不规范,管理人员会即刻上前劝阻。各个区域最显眼的是环卫工人身影,在她们的保洁下难觅脏乱死角。在主干道边的条椅上,逛累了的中老年市民,惬意地歇歇脚、喘口气。
市民王丰益说:“以前到五柳树市场来是人挤人、车挤车,环境确实不敢恭维。创建以后,环境变好了,我们感到很满意。”
五柳树市场占地100亩,聚集生鲜农贸、日用百货、住宿餐饮等多种功能。当天看到,在室内农贸市场,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分区经营、环境优良,监管人员逐个摊位检查产品质量,严把食品安全关;在农民自产自销区,琳琅满目的鲜蔬摆放整齐,管理人员循回管控不规范行为,市场交易氛围显得火热又不失和谐;在商户门面经营区,不见一处出店经营,也不闻招徕生意的吆喝声。经营业主普遍能将自己的方寸门户视作创建文明城市的一扇窗口,自觉文明言行。
东升炒货店老板滕东升在五柳树市场做了十几年生意。他说:“以前出店经营的比较多,秩序比较乱。现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经营户都已经入店经营了,通过做好卫生、把控产品质量、整体提高我们小店的形象,为创建作出一点小贡献。”
五柳树市场已有30个年头的经营史,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拉开序幕后,政府投资2000余万元改造基础、完善设施、强化管理,市场多次获得省市级文明集贸市场荣誉。目前,市场监管所11名干部职工和市场管理公司32名从业人员不惧酷暑、不休假日,每天值守12小时以上,将192个固定摊位、160个临时摊位当做战场,用“过筛子”般的缜密逐处逐点地夯实着创建基础。
五柳树市场监管所所长杨君武说:“按照市委、市政府创建工作要求,强力开展市场秩序、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已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果。目前,创建已进入冲刺阶段,我们将以临战的状态、决战的姿态、决胜的心态,补短板、再加力,把五柳树市场真正打造成全市文明卫生的窗口,让广大群众畅享创建成果。”
枝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五柳树市场内已见创建氛围浓厚,群众参与度渐高,文明风尚随处体现。不过,记者的镜头中也可清晰扫描出一些硬伤,诸如休闲椅凳不少,但因遮阳避雨功能不全,很多时候形同虚设;农民自产自贸区虽然环境敞亮开放,但难抵暑热寒酷,受此影响人们的衣着情绪难免在文明方面一时走样;个别人流稠密的区域停车位紧张,乱停乱放行为治得了当下难管长远等等,在聚力创建的路上,这些硬伤还需进一步医治才能收到治标又治本的功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