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树浇根,扶贫扶心。今年以来,我市深入组织开展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云上文艺扶贫活动,让文艺扶贫成为脱贫攻坚的催化剂和加速器。
线上“演出” 添彩生活
微风徐徐,波光粼粼,掌声阵阵。
8月14日晚,在屈原故里四棵树露天舞台,正在上演的小品《德才认亲》,逗得台下观众笑声不断。共享这份欢乐的,还有贫困地区的村民。当晚演出,借助微信和抖音直播,第一时间传送到了贫困地区群众身边。
线上+线下演出,是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宜昌市各文艺小分队在疫情期间的创新。
在枝江,该市创排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歌舞类展演,通过融媒体中心网站播出,吸引3万余名干部群众在线观看;远安县花鼓剧团创作“吴大”系列作品,通过小人物故事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秭归屈原艺术团在四棵树露天舞台演出40场次,惠及线上线下观众已超过100万人次。
与此同时,各地文化场馆将公共文化服务搬到网上,开展知行学堂、公益网课等文化类专题活动;各专业文艺院团纷纷开设抖音和直播账号,定期组织线上文艺展播和艺术培训活动。
据了解,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我市文艺战线已开展文艺展演、文化培训、云上展览等文艺扶贫活动79期次。
网上“练摊” 助农增收
“我们的酥饼很受欢迎,很多客人都通过电话让我们发货。”8月24日,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吕家坳村吴婆婆圆酥饼负责人高兴地告诉记者。
酥饼的畅销得益于今年6月的一场文艺扶贫网络展播活动。通过直播平台,市民和网友不仅享受了“文化惠民大餐”,也让土家酥饼、腊肉、野生葛根粉等土特产品,走向了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与农产品一起打开销路的,还有宜昌的非遗文化和非遗文化产品。6月,宜昌市“长盛川湖北青砖茶”、宜都宜红茶等7款非遗产品参加国家文旅部、省文旅厅组织的“非遗购物节”,“枝江手工布鞋”等4个非遗产品入驻淘宝网湖北“非遗购物节”专场,同时34个非遗项目借助新华网平台进行展示展销,累计销售收入超过2160多万元。
此外,宜昌市非遗小分队在“文化e家”公众号上策划了“非遗约‘惠’ 助力扶贫”“宜昌非遗购物节”活动,非遗制茶、非遗手工艺、非遗美味、非遗保健等四大类29种非遗文化产品在线“摆摊”,贫困地区非遗文化产品借助网络飞入千家万户,非遗“上云”,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注入更多文化力量。
聚焦精品 展示成果
7月上旬,省作协主办了报告文学《百里洲纪事:一线脱贫攻坚实录》线上研讨会。与会专家对该书用纪实手法艺术再现我市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生动描绘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精准扶贫中的创造性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同时,从河南省平顶山市也传来喜讯,我市选送的微电影《水从天上来》荣获“万众一心 战胜疫情暨第五届中国梦青年影像盛典”脱贫攻坚单元一等奖。该影片以长阳龙池村柳山片区集中供水工程(飞线)建设为故事原型,反映了该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艰辛历程。
像这样展示先进典型事迹、展现脱贫攻坚成就的作品,还有散文集《驻村记》、电影《山路十八湾》、音乐剧《英子姐姐》、小品《情满山乡》、远安花鼓戏《吴大脱贫》等。
为发挥文艺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我市组织广大文艺创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入挖掘扶贫“第一书记”肖曙光、“网络助学第一人”刘发英、长阳“飞线”引水工程等精准扶贫先进典型案例,创作推出了一大批扶贫题材的文艺作品,并通过线上推介、网络展播等活动,为全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振了精气神。
来源:三峡日报 记者 熊东华 通讯员 余雪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