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脱贫惠农家 小院开出幸福花

8月4日下午2点,头顶骄阳,伴着知了聒噪的叫声,我来到百里洲镇三桥村一组村民张忠俊的家。这是一栋两层的楼房。门前是绿油油的菜园,菜园的前面是一大片鱼塘和一望无际的田野。

张忠俊今年45岁,这是一个高个子的中年男人,皮肤黝黑,留着短发;国字形的脸上,有一对宽宽的浓眉,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面是一双精明深沉的眼睛;穿着T恤和牛仔裤,显得健壮俊朗又有几分书卷气。他的妻子已经病逝。家里共有三口人,母亲向厚贤78岁,姑娘张亚琪,已经23岁,大学毕业后在恩施州人寿保险公司工作。他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因为他妻子身患绝症而致贫的。

张忠俊高中毕业后就回乡务农,家里有27亩耕地。他在田里辛勤劳作,日子虽然过得衣食不愁,但离他想象中的生活水准还有很大的距离。于是,张忠俊慢慢摸索醒悟,要想快速脱贫致富,不能光靠种田,必须想点子,探路子,发展多种经营。经过多方打听行情,考察销售市场,并与一些餐馆老板攀谈后,张忠俊最后决定发展水产养殖业,做一名养鱼人。

说干就干。他迅速把自家田地挖成面积约十七亩的鱼塘,买回鱼苗放入鱼塘。不懂技术,他就向当地农技人员和养殖大户学习如何投喂饲料、解决养殖难题等。张忠俊年轻有文化,脑子活泛又勤劳,很快就打开了销路,增加了家庭的收入。一家人围着鱼塘和农田忙乎着,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在三桥村算得上是一户令人羡慕的殷实和睦的家庭。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3月,张忠俊的妻子被查出患有卵巢癌。从查出病情那天起,张忠俊就带着妻子踏上了艰难的求医之路。期间,不仅花光了家里20多万元的积蓄,还欠下了30多万元的外债。张忠俊说,那个时候,爱人治病日夜需要陪护,医疗费没有着落了;田里荒芜了,鱼塘没人打理了,姑娘上大学的学费也无力支付了,真的有“辛辛苦苦十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令人欲哭无泪,彻夜难眠,寝食难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张忠俊感到孤独无助,一筹莫展的时候,村支书带着驻队扶贫干部来到了张忠俊的家,并在2018年建档立卡把他一家纳入贫困户。

张忠俊扳着指头说,自从纳入贫困户后,我们家享受到健康扶贫:2018年我爱人住院花去了近20万元,国家就给报销了百分之九十的医药费,自己仅支付了约1万元。在以后的治疗期间,我的压力骤减,已毫无后顾之忧。虽然爱人还是在2019年5月不幸病逝了,但她享受到了国家扶贫政策贴心的温暖;2019年一家四口每人应缴220元的医疗保险费,合计共有880元,政府给全部免缴了;在缴交2020年度全家3人的医疗保险时,我妈应缴的250元政府给全免了,我和姑娘每人应缴的250元,政府给我们每人补贴了150元,我和姑娘每人实际只缴纳了100元。另外,我妈每个月还享受到了养老金108元。

坐在一旁的向厚贤老人连连点头,笑着说:“国家政策真是太好哒,要是没有这么好的政策帮助,我们一家人早就被拖垮了咯。”

张忠俊起身指着门框上贴着的一张“贫困户产业扶贫明细表”说:“在这上面我还享受到了每年1500元的政府产业奖补资金;村里不仅为我家免费安装自来水管到户,而且,我家一年的水费只需支付100元左右。国家的扶贫政策,我们家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是由衷地感谢党和政府这么好的扶贫政策,感谢村委会和驻队扶贫干部对我家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顾!”

“虽然被列入贫困户,但我心里是不平静的,我不想一直这样被人看不起,再苦再累我也要想办法还掉欠债,摘掉贫困的帽子。”张忠俊说。他想到,前几年的养殖经验也不能荒废,决定继续管理经营好鱼塘。村干部了解到张忠俊家实际困难,上门来向他详细讲解政府免贴息的优惠政策。于是,张忠俊在银行贷了3万元,享受的是小额信贷无抵押,无担保,免贴息的优惠贷款。有了资金,驻队干部又联系到水产养殖专家提供最新的技术指导。张忠俊通过考察市场行情,决定把鱼塘的一半用来养鱼,另一半用来种植莲藕,在家里还经营了鱼饲料的销售生意。这样,在销售鱼饲料的同时,也顺带向其他水产养殖户传授一些水产养殖的经验。

在问到近几年家庭收入的时候,张忠俊毫不避讳,他笑着告诉我们,他家去年一年的总收入就在十多万元以上。他还给我们算了一笔细账:鱼塘收入有约4万多元;莲藕收入2万多元;鱼饲料就销售了600多吨,收入6万多元;还有200多颗柑桔树以及小麦、玉米、南瓜等农作物,收入也有2万多元。现在,我已还清了所有的债务,真是“无债一身轻”啊!张忠俊接着说,今年他又增加种植了500颗新品种的柑桔树,目前长势喜人;还喂养了三头母猪,就目前的市场价格,一头小猪崽就是千把块钱,一窝十来头猪崽就是一万多块钱呢,下半年三头母猪各下一窝猪崽,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另外,还圈养了三四十只鸡和几只鹅。我预算今年的收入会比去年更好,到时候把国家贷款还了,剩下的钱再用来发展养殖和种植。

是的,最好的日子不是脱贫而是致富。从交谈中可以看出,张忠俊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我问他目前家里最大的开支是什么?他说,扶贫政策越来越好,老妈身体也还不错,姑娘也参加了工作不用我负担了。平时就是添置衣裳,购买一些生活和日常用品;另外,就是农田和鱼塘需要购买一些生产资料,家里大的开支目前还真没有。末了,他笑着说:“要说最大的开支嘛,就是人情支出了。当然,这也是我的人脉资源,水产品及鱼饲料销路也都离不开亲朋好友的帮衬。”

笑谈中,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当今农村发生的变化,脱贫致富后的农民,更注重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和人际交往,也体现出了一种浓浓的亲情和乡情。说到这里,张忠俊的母亲带着我来到了后院,院子里没有打成水泥地,铺满了碎石,院坝边上长满了一簇簇的花花草草,给整个小院带来了亮色和生机。一群群土鸡唱着歌在休闲地觅食,几只大鹅,高昂着骄傲的头如“鹅立鸡群”般来回巡视着它们的领地,显得不可一世,趾高气扬。

从后院返回穿过厨房时,我环顾四周,只见锅碗瓢盆收拾得整齐干净,墙边立着一台冰箱,旁边还摆放着一台一般家庭不多见的大冰柜。可以看得出这家人的生活是适意而又安逸的。

临别时,我祝愿张忠俊一家生活美满幸福,一年更比一年好。他笑了,眼里闪着自信而又从容的光。

作者简介:王晓芸。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宜昌市作家协会会员,宜昌市国艺京剧协会会员。爱读书写字,亦爱唱歌唱戏。喜欢在文字里翻阅生活的细枝末节,也喜欢在音乐中品味岁月的点点滴滴。著有散文集《岁月如歌》,建有个人公众号“芸上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