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枝江 共同缔造 | 湖水清了 农民富了 养殖尾水治理工程显见成效

枝江融媒(记者 袁定平)位于问安镇的陶家湖周边鱼塘遍布,过去养殖尾水皆直排湖中,致使湖水污染严重。今年借助渔业发展补助资金实施养殖尾水治理项目后,湖水水质大为提升,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紧傍陶家湖的问安镇覃家山村境内,一条直通陶家湖的生态沟渠引人注目,用卵石砌成护坡的沟渠宽约10余米,渠中水深在一米左右,水底可见茂密水草,渠中央一字排开的生态浮床里水生生物郁郁葱葱,场景宛如一个微型的湿地公园。村内这样的主排渠共有两条,全长大约5千米,承接着周边4000余亩农田和鱼塘尾水的排放功能。

过去覃家山村2800亩鱼塘养殖的大多是四大家鱼,投肥、投喂饲料的量比较大,养殖尾水直排渠内,污染直达湖中。为改善这一状况,今年我市利用渔业发展补助资金在该村实施养殖尾水治理项目,养殖尾水经过沉淀池、过滤坝、生态沟渠层层过滤,大颗粒悬浮物被坝内火山石吸附,氨氮磷被生物降解和处理,渠道入湖口还专门设置了水下在线监测探头,实时监测尾水水质,保证水质达标后才会进入陶家湖。

“以前我们养殖都是粗放型的,养殖尾水随意排放。现在有了生态沟渠,对陶家湖的水质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了陶家湖水质常年能达到Ⅳ类标准。”问安镇覃家山村党支部书记覃德海说。

水质监测结果与水产养殖的技术细节直接关联,这也倒逼了养殖户采用绿色环保生态的技术模式来进行养殖。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养殖户的生产理念已发生积极变化,大家不仅在排放前自觉做到采用微生物或生物制剂对尾水进行第一轮净化,而且主动转型养殖起投肥投饲量相对较少的鲈鱼、黄颡鱼等名优鱼类,在积极配合污染治理的同时收益也有大幅提升。

“之前常规养殖一亩田收入2到3千块钱,现在可以达到5000到8000元,效益好的时候可以达到1万元。”覃德海说,现在水质好了,环境也好了,农民也更富了。

科技赋能,严格监管,渔业养殖尾水综合治理将发展水产养殖与保护水域环境协同推进,既促进了产业高质量发展,又让广大群众通过参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实践进一步增添了获得感。

(责任编辑 赵雪如)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