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音频
《丹阳时评》第五期
“985留学回国当厨师”
高学历的意义应该由自己定义
“只有好好读书,才能考个好大学,以后找份好工作,出人头地。”这样的话,在“望子成龙”和“寒窗苦读”中被反复固化,仿佛已成为了铁打的定律。而名校、学历这两个词汇也早已和专业、薪酬甚至未来挂钩。
高学历是否就意味着一切呢?最近,“985学霸崔迪花30万留学,回国后做厨师月薪仅5500元”这一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面对网友提出的“学历浪费”“职业降级”等质疑,她坚信职业选择应遵从内心喜好,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在这位95后学霸的故事中,让我们对学历与职业的关系有了新的定义和思考。
本期《丹阳时评》作者刘骞提出了思考观点,她认为,高学历的意义应该由自己定义。接下来,林川、心怡带你一起倾听、交流。
拥有多么丰厚的过往,才能拥抱多么勇敢的明天。对于崔迪“985留学回国当厨师”的决定,许多人表示不理解。他们觉得既然她只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厨师,那么就没必要去追求985名校的学位,更不用斥资到欧洲深造。毕竟厨师这个职业,自古讲究的就是技艺和经验,根本不需要过高的学历背景,之前的书都白读了!
她的书真的白读了吗?未必!每个人学的知识和技能都在无形中影响着你的思维言行。正因为她丰厚的知识储备和独有的经历,她才以更高的眼界看待职业,以更明确的态度规划人生,以更纯粹的目标实现自我。同时,不对口的专业和留学经历对她现有的工作而言也并非一无所用。她将所学的园林设计思路融入到中式菜肴的制作和摆盘中,激发了新的灵感和火花,而在欧洲就读、欧洲餐厅当学徒的经历,让她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西文化饮食的不同,从而对菜品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从学习到工作的转场,也是人生的一次转场。当读书的意义一次次被功利化,高学历代表的不仅是个人的学术成就,更象征着一种持续学习、自我提升的态度和坚守本心、不失格局的通透。
崔迪24岁开始学厨,第一份厨师实习工作,她每天在比利时餐厅的后厨长达14个小时,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毕业回国后,她找到了一份在上海的厨师工作,月薪5500元。她不在意“学历浪费”的评价,也不纠结低薪报酬的落差。从练习颠勺到设计菜品,从后厨“小透明”到两家热门餐厅的主厨。她的热爱让她愿意从基础做起,不断学习和实践,用自己的才华和坚持在厨师行业闯出了一片天地。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用在崔迪身上十分贴切。崔迪的未来规划是,30岁之前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厅,40岁创办一所学校,将好的烹饪理念和技艺传递给更多的人。当一个人在一件事上投入长久深远的热情和精力时,便能创造无限可能和奇迹。
平等对待职业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崔迪“不走寻常路”的做法让很多人难以接受,在他们看来,辛辛苦苦获得的学历应该成为她通往更好未来的敲门砖,而非职业中专就能胜任的厨师行业,这种做法完全是“职业降级”。
对此,同济大学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樊秀娣表示,学历、专业只代表吸收了什么知识,是自我投资。而工种是一个人服务社会的贡献。建筑师不一定高于厨师,大学教授不一定高于保姆,职业就是职业。
在“学而优则仕”的教育观念渗透下,很多人对许多职业存在误解,认为服务行业差人一等,是社会低层,在教育孩子时,也常常把“学习不好就去扫大街”的话挂在嘴边,这种重学识轻品格的价值观真的对吗?
古话所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一行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不管什么职业,只要奉献社会、创造价值都值得被尊重和敬爱。
梦想无关大小,平凡成就伟大。无论选择何种道路,只要心存热爱,必定一路生花。
《丹阳时评》一期一会,邀请您一起倾听、思考、交流。
投稿邮箱:603956287@qq.com
主播:尹艺、严心怡
责任编辑:石青
审核:袁定平 龚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