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融媒(记者 李贤 徐露 王玺 通讯员 陈黄奎)深秋时节,瓜蒌成熟。10月22日,在枝江市董市镇笋子沟村的瓜蒌种植基地里,或黄或绿、圆润饱满的瓜蒌沉甸甸地挂满藤架,10多名村民穿梭在瓜蒌架下,忙着采摘瓜蒌,尽享丰收的喜悦。
笋子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明章说:“目前我们瓜蒌基地种植面积约45亩,今年虽然是‘试水’种植,但瓜蒌长势相当好,一亩田的产量大概在4000斤左右,亩产值可以达到5000元,除去前期投入,预计今年就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余元。”
瓜蒌,被誉为“瓜子之王”,药食兼用,其果实、果皮、根茎均为上好中药材。春种秋收,具有一次性投入、当年收获、连续多年受益的优势,属典型的“短平快”生态绿色农业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董市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多次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前往安徽、山东等地观摩学习,调研项目前景和发展潜力,并选定瓜蒌作为“引进来”的增收项目,以五岭村、金龙村、笋子沟村、两美垸村、姚家港村、周湖村、平湖村、福星村等8村为试点,利用闲置多经地发展瓜蒌种植800余亩。瓜蒌1次种植5年受益,经测算,每亩地第一年固定资产投资4000元左右,后期每年管理投入2000元左右,每年瓜蒌收入大约4800元,5年瓜根收入8000元以上,折算5年年均纯利润为3500元/亩左右。
“之前我们外出观摩学习,了解到瓜蒌用处广泛,经济价值高,经过村里开会讨论,我们决定整合村里边角零散土地和闲置的荒地75亩,发展瓜蒌种植。”金龙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王小东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既可壮大村集体经济,又治理了零散和荒废的耕地,还解决了部分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的问题。”
产业有前景,村民的日子就更有盼头。近年来,董市镇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新建瓜蒌加工企业,结合生态优势,采用订单式种植,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了瓜蒌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体系,不断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
(一审 何唯 二审 潘德铭 三审 龚春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