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闻】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 守护大岸线 治理小流域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着力建设安全韧性现代水网,全面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湖北是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长江大保护的“立规之地”,承担着“江湖安澜、碧水东流、净水北送”的政治责任。眼下,湖北全面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描绘出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冬日里,在宜昌枝江,一条长达4公里的绿色滨江生态廊道,正加速建设。工人们忙着种植乔木、铺设草皮。

宜昌枝江市建设项目中心工程副主任 饶宇:滨江公园董市段预计2025年初全面开放,希望建成后还给市民一个没有化工企业污染、没有非法砂石码头、没有雨污合流问题的长江岸线。

让长江岸线成为兼具城市功能、生态修复和文化传承的滨江新空间,建设者在广场、公厕等区域,将一一埋设雨水管,严格实行雨污分流,不让一滴污水汇入长江;同时,因地制宜,选择本土的杨树作为公园的主要植被,恢复绿化面积22.7万平方米,公园还串联了沿线自然人文景点,岸线内外尽显诗意。

宜昌枝江市建设项目中心工程副主任 饶宇公园内重要节点水府庙是一座历经修缮的清代古建筑,本项目通过合理布局让市民在休憩娱乐的同时感受中国古建筑独有的魅力。

宜昌枝江市民 张茂秀:设施都很齐全,环境也很好。

今年以来,湖北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在1061公里的长江岸线上,持续织牢绿色保护网。截至今年8月份,全省列入排查的12480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已累计完成整治11937个,占比95.6%;并实施荒山绿化19.21万亩,森林质量提升123.91万亩,湿地修复1万亩。

保护好大江大河,也要治理好小流域。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十堰将32条小流域纳入治理清单,梯次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眼前正在施工的,就是郧阳区龙泉小流域的谭家湾镇黄畈村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经过初步修整,土地逐渐规整、连片,保水能力和肥力都有明显提升。

十堰市郧阳区谭家湾镇黄畈村村民 闵兆书改好之后可以用机耕种,用收割机,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体力劳动,可以旱涝保收了。

此前,龙泉小流域土地零碎,一下大雨,还容易出现滑坡,影响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郧阳区投入建设资金625万元,开展土地修整和村居环境改善,在龙泉河流域内建设提升23座一体化农治设施,实现农村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同时,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十堰市郧阳区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 黄宗然:通过治理,污水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率达95%,流域内生活垃圾减量60%,总氮和总磷拦截效率在30%-70%之间,龙泉河流域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标准。下一步,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加工展销、采摘体验等新兴旅游业态。

从涓涓溪流到河湖湿地,湖北水安全保障能力正持续增强。各小流域试点区域的河流基本生态流量保障率均在9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由81.2%提升至88.9%,耕地流转率平均由28%提升57.33%,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由79%达到95%以上。

(长江云新闻记者 胡禹 枝江台 郧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