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时评】东湖评论:大江奔涌 “绿”满枝江

近日,“大江奔涌·沿着长江经济带看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汉启动,聚焦各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探访长江经济带发展方式发生的新变革、新成就。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昌曾指出:“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身处立规之地的枝江因“蜀江至此如乔木分支”而得名,千百年来长江在这里奔流不息。近年来,枝江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在护美绿水青山颜值和提升金山银山价值方面不断努力探索,一幅水清天蓝地绿的大美画卷正在枝江大地上徐徐展开。

坚持绿色理念,发展底色更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不断推动绿色发展。湖北正以绿色转型和智能驱动为引擎,引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当前,宜昌正在加快建设“山水辉映、蓝绿交织、人城相融”的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枝江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提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发展路径。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决打赢绿色发展主动战,严格落实碳排放“双控”,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化工企业绿色转型,推动资源要素向能源消耗低、单位产出高的产业和项目倾斜,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十三五”以来,枝江逐“绿”而行,向“绿”而兴,擦亮城市发展生态底色,金湖湿地生态修复项目获评全国山水工程优秀典型案例,被评为长江经济带“美丽湖泊”,长江枝江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河流国控和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4.4%,全市8个镇(街道)获评省级生态文明乡镇,144个市级及以上生态文明村等等,“美丽枝江”建设不断推动生态环保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绿色生态底色更加鲜明,三峡水乡魅力更加彰显。

持续绿色转型,产业结构更优。为深入推进“关改搬转治绿”,破解化工污染之困,枝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绿色转型助推高质量发展,共计26家企业在“关改搬转”中抓住了动能转换、产业升级的“东风”,实现产能提升、产品更优、产值更高的变化,三宁化工更是打造出湖北首个5G智能化工厂,交出了一份长江大保护“必答题”的枝江答卷。此外,枝江全面推动做优做强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大健康、数字经济“2+1”产业新体系,汇集山东海科、广州天赐等15家新能源企业,形成了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全球首艘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在枝江建造吉水后,枝江船舶工业园集聚了9家船舶制造企业,一跃成为全省最大的新能源船舶建造基地,船舶建造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新能源船舶建造量占全省的二分之一,船舶产业年产值近60亿元,为湖北省实施绿色航运、电化长江输送“绿”色动能。枝江破解“化工围江”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扬,获评“湖北省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表现突出单位”等荣誉。

把握绿色机遇,前景蓝图更美。清朝诗人曹以履曾在这里写下“缘堤深柳绕周遭,百里洲边景最绕。”枝江一隅之美在字里行间得以窥见。如今的枝江,10公里滨江生态长廊、20余处公园犹如明珠散落城中,开门遇园、推窗见绿、移步换景。在金湖国家湿地公园你可以看到婀娜的荷花、静谧的睡莲、摇曳的水草、茂盛的芦苇丛成为鸟类栖息的乐园,上万只灰鹤、野鸭在金湖越冬,须浮鸥、水雉等170多种鸟类在湖畔林间落户安家、繁衍生息。从“万亩湖水不见水,湖面竟无一丝风”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金湖逐步成为长江中游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为了保护一江碧水向东流,枝江先后关闭取缔非法码头24个,规范提升码头15个,强制清除非法砂石堆场、碎石加工场35个,腾退岸线10000余米,岸坡复绿48万平方米,污染少了、江岸绿了、水质清了,江豚也成为枝江的“常客”,多次亮相央视。枝江始终不忘长江大保护的责任担当,紧紧抓住“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示范区、打造世界级宜昌重要增长极”重要机遇,谱写出了“生态颜值成为经济产值,绿水青山成为致富靠山”的高质量发展新篇。

大江奔涌,“绿”动荆楚。新的历史时期,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脉搏不断强劲,湖北正以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高扬风帆,在长江大保护中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乘势而上的枝江也必定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不断贡献力量,在“两山”实践中留下枝江的“绿色”注脚。

作者:枝江市“丹阳江畔”网评团队 冯靖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