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老街有个约定!

前些日子,去董市探亲,特意带着女儿去老街上走了一圈,去那儿寻找一些我当年的记忆。

董市,是三国蜀将董和故里,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镇。小时候,我们管董市镇叫“街(gai)上”,去镇上就叫“上街”,那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情。因为镇上有繁华的商店、有热闹的人群、有来去穿梭的车水马龙、有好吃的好玩的……而孩提时代最爱逗留的地方就属那一条老正街了。

老正街位于小镇的南部,紧邻长江,江岸上有码头和砂石场。我的小姨就住在离老正街不足三里路的郊区,她家有三个孩子,是我两个表妹一个表弟。我小姨那里在地理环境上是乡村特色与城市便利完全结合,在玩伴上有妹有弟、大、中、小年龄完美组合,所以小姨家就成了我最理想的度假胜地。

上个世纪的80年代,我10岁左右。我们的假日一般会这样度过:一群玩伴三五个,从那个叫福星村的地方出发,5分钟后就走上一段斜坡,上了长江大堤,下面就是滚滚长江。我们一路欢笑,沿着长江大堤而行,有时会跑到江边的砂石场上玩一会儿沙子,在堆起的石头堆里寻一寻玛瑙石。玩够了,便又继续前行,直达热闹的老街,踏上那铺陈有序的青古板路。

千米左右的老街在儿时的印象里是那么悠长繁华,令人流连忘返,仿佛总也走不到头。在我们的眼里,街上的住户都是非富即贵,让我们望而生畏、高不可攀。第一,街上的地面都是长石条铺设,显得格外扎实。听老人们讲那些石头都是由船帮从五峰、长阳等地运入的,而“五峰”“长阳”这些字眼儿对于儿时的我们来说又是多么遥远而神秘啊。第二,房子的建造很具特色。与乡下的房子不同,那些建筑看起来虽然只是砖木结构,但造型与构架却独具匠心,木楼的栏杆上有雕花、屋顶有飞檐翘角、还有人们常说的抬头可见四角天空的“天井”(长大后,我才知道那个建筑为“明清风貌与格局”)。第三,房子不仅仅是用来供人居住的,还可以做“商店”。老街的房子有的门面不宽,但进去很“深”,前部分作为店面,后面可能就是加工作坊;楼上住着人家,楼下却是经营着油米糖茶等各种商品。

因为老街的房子美,所以我们爱在那地方玩;因为老街的商铺多,所以我们爱在那买小东西,有时是几块“药糖”(现在称为“薄荷糖”),有时是几根“冲天炮”(过年时玩的一种烟花,点燃后可向天空冲去而得名),还有时可能是几根漂亮的橡皮筋或者几个发卡……今天,我把女儿带到记忆中的一个商铺前,非常难得是它还没有被改建为新楼——红色木板插入式的木板房。

我对女儿讲了这里的一段往事:有一次,小姨邻居家的大哥哥手上有一张10块钱假币,他带上我们一群孩子,在傍晚来到老街,一路闲逛后选在这家小店停住脚,店主是一对老夫妻,他把钱递给柜台后的老婆婆,大声说:“买一块钱的泡泡糖!”老婆婆接过钱,看也没看就收进抽屉,回找了他九块钱。后来大哥哥喜滋滋地揣好零钱,将手里的泡泡糖分发给身边显露胜利脸色的我们。此时的我,对女儿说:“我那时太不懂事了,真觉得对不起那两位老人家。”这件事已然过去多年,但也许正是我这么多年不来老街的原因吧。

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处很多年,你以为很了解对方,可有一天,因为某一件事,你会发现原来你并不是很了解对方;对于一座城市,也许你在那里居住了很多年,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你对它的前世今生、风俗人情,知道的其实也不多。对于董市老街,我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搜《枝江发布》平台,我才确切知道:董市老街,建于明万历年间,商贾云集,名士倍出,曾有著名的“美孚洋行”“亚细亚洋行”和300多家老字号手工作坊聚集,著名化学教育家、清华大学前副校长张子高,辛亥志士时氏四父子、教育家时象晋等在此定居。老街安静地守候在城市一角,平静地看着岁月流逝……

是呀,岁月流逝,昔日小丫头,而今已步入不惑之年。当我带着18岁的女儿重新站在这条老街上,目之所及它的沧桑容颜,亲手抚摸它的岁月痕迹,在记忆深处搜寻它的曾经芳华,无限感慨涌上心头,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认识你虽早,却未曾真正了解。值得庆幸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我将会见证你的功能复兴、活力再现。我们就此约定了!

作者:徐梅   摄影:陈黄奎

徐梅,湖北宜昌人,宜昌市作家协会会员。工作之余爱好读书、写作、运动和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现供职于巴东县南方矿业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yunshangzhijiang@163.com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