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乡村越来越美!

“屋前屋后棚子又多,

占了道不说,

还安全隐患多,

我们帮您来拆除,

让道路更开阔……”

这是枝江市马家店街道办事处

滕家河村村干部和农民

自编自演的一段说唱

在学习强国APP和抖音上

引来网友纷纷点赞!

近日,记者行走在枝江多个农村,发现各地发动群众、全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创新举措层出不穷,一段段幽默风趣的短视频、朗朗上口接地气的段子引人注目,每个精致小院、每处繁花盛景背后都有一段奇思妙想的生动实践。

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枝江把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作为核心环节。他们将整治任务、具体要求等“工作语言”转化成朗朗上口的群众语言,通过道德讲堂、“村村通”广播、塆子会、屋场会等多种形式广为传播,唤醒广大农民的主角意识,全民参与,共建美好家园。

2017年,枝江市董市镇双湖村党支部书记方亮接受组织的安排,放弃外地的餐饮生意,回乡当起了“村官”。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入户走访。“村民们反应最多的就是环境问题。”方亮说,虽说没有金刚钻,但他也要揽瓷器活,面对微薄的村集体收入,他决定实行AA制,让党员干部带头,自家庭院自己整,公共场所村集体建。

村干部、党员带头拆自家的棚子,将庭院收拾得干干净净、码得整整齐齐,红砖墙、竹篱笆围栏别有一番风趣。老百姓们心动了,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治理行动中,废弃红砖成主材,自己动手砌围墙,老手艺人将桂花枝条扦插在地里,编织成一排排绿油油的竹篱。“自己建了还要自己管,各人自扫门前雪。”方亮告诉记者,双湖村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党员联户,网格服务。如今,村民们已形成爱护环境的共识,屋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码得整整齐齐。

问安镇拥有同心花海和殿春园两大景区,景区建得漂亮,周边环境也要跟上。袁码头村西湾,只有12户、40人,过去脏乱差。村民们清理沟渠,翻整闲地,在门前小院种上花草树木,翻出家里的坛坛罐罐“变废为宝”重新利用。如今,各家庭院连成一片,变成乡村旅游特色景点。“我们坚持就地取材,旧石磙、大磨盘、腌菜坛都用来制作小景观,每家每户根据各自需求都有不同……”袁码头村党支部书记艾华新说,农民们自己当设计师,量力而行扮靓家园,每家每户自成一派,各有千秋。农家小院故事多,枝江市探索出“学”、“开”、“定”、“比”、“评”、“带”六字路径,破解群众参与难题,学外地经验,开好湾子会,定标准,比结果,打擂台,村组干部和党员带头整治自家小环境,带动人民群众自发干。

如今的枝江村民,正享受着生态环境带来的真金白银。村里鼓励村民互晒逐渐变美的环境,通过朋友圈向自己在外面的亲戚朋友推广,吸引客流来观光旅游。“2016年,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亲朋好友都在晒家乡美景,月季园的游客络绎不绝,有花就应该有果。”枝江市四季缘家庭农场主杨启兵说,看到家乡建设得这么美,他有了回村的念头,当年从新疆辞职回曹店村,在“月季园”旁边发展“四季果”,建起了开心农场。经过三年的发展,杨启兵的家庭农场现在已经集合了采摘、民宿、餐饮等多项功能,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他都忙得不亦乐乎。行走枝江,一幅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山水徐徐展开,走群众路线、让群众成主角的人居环境治理模式让这副山水画栩栩如生,韵味深长。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