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时评】东湖评论:演唱会经济乘风起,服务管理也要抓紧“上分”

七夕佳节,歌手杨千嬅走进宜昌,吸引众多年轻人奔赴一场“爱的约定”。近年来,全国各地演唱会持续火爆,道略音乐产业研究院发布《2024上半年中国演唱会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演出1182场,同比增长3倍。“追一场演唱会,打卡一座城”,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消费新宠。

一场演唱会带火一座城!演唱会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就是一种宣传,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一座城、走进一座城、爱上一座城。而年轻人则掌握着网络媒体时代的流量密码,他们代表着青春活力,将在无形之中成为一座城市最好的宣传员。而大批量的歌迷涌入一座城市,也将带动餐饮、住宿、周边游等服务行业迎来一波小高潮,促进当地经济消费。

“演唱会+文旅”的新模式,让游客在享受音乐演出的同时,可以领略当地的美景和美食,体验不同城市的风情魅力,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是关于“票”的问题。一方面,热门歌手演唱会门票“一票难求”,但总有黄牛冒出来高价售票,灰色地带存在监管漏洞。另一方面,高额退票手续费等现象层出不穷,网购演出票务平台往往以演唱会门票具有稀缺性、时效性等特点为由拒绝消费者退票要求。第二是关于“住”的问题。因演唱会期间大量粉丝涌入,酒店房源吃紧,价格上涨明显,部分酒店房价甚至翻了三倍。高昂的住宿费用缺乏合理的调控机制,影响的是整个城市的形象。关于“玩”的问题。随着演唱会热度爆表,不少艺人和主办方“蠢蠢欲动”,但演唱会、音乐节质量参差不齐,歌手“缺斤短两”、柱子票等问题时有发生,观感体验较差。

实现演唱会经济与一座城市双向奔赴,变粉丝为游客,让“流量”成为“留量”,服务管理还需跟上。

服务要更暖心。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推出演唱会往返接驳车、旅行指南、美食攻略等优质服务,让他们听好、吃好、玩好,以实实在在的宠粉行动,放大演唱会的乘法效应,为城市的烟火气“添柴加火”。

配套要更贴心。文旅部门要出台关于支持演唱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凭演唱会门票免费或低价游览景区、乘坐公交地铁,享受餐饮、住宿折扣,带动文旅产业发展。

监管要更用心。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应引导、督促整个行业优化购票、退改票机制,坚持实行实名制购票,坚决打击黄牛票。确定合理退票时间和手续费标准,让公平合理和流程优化的退、改票机制,成为保障消费者权益和约束商家的标配。同时,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强对艺人和主办方的监管,演唱会市场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以及文化传承使命。要坚持传递正能量,弘扬优秀文化,推动演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枝江市“丹阳江畔”网评团队 枝江市七星台镇人民政府 陈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