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时评第十期
今年,你的消费降级还是升级了?
近年来,“消费降级”这个词越来越高频率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起“赶时髦”“炫耀”“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渐渐成为人们的新选择。
您的消费今年是降级了还是升级了呢?
本期《丹阳时评》作者林川提出了他的观点——消费降级让消费市场回归理性,降的是花销而不是生活品质。接下来,林川、心怡与您一起,倾听、思考、交流。
互联网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有哪些优秀的消费降级选择”,浏览量已经达到了261万次,跟帖回答的网友也达到了1600多人次。大家热情地推荐了10元的护肤乳、超市打折自有品牌和性价比高的网购平台,并且有很多网友劝大家购买二手电子产品和二手汽车。
看起来,大家既不被高昂的价格绑架,也不为商品的“品牌”“情怀”“宣传”买单。根据著名统计机构Canalys统计,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前3名分别为vivo、华为、荣耀,苹果位于第五。而在2023年同期,苹果的排名是第二名。
笔者认为,消费降级不是消费升级的对立面,消费升级到最后就是消费降级,因为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会不断提升。一开始商品的故事讲得好一些、全面性好一些、服务好一点就可以卖到一个比较好的价格;而在市场很成熟之后,消费者接触的商品也会越来越多,消费者成熟了自然就会越来越少地为溢价买单。
消费降级,是理性消费也是无奈之举。后疫情时期,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消费市场的不景气,尤其是近年来的共享经济与二手经济的爆炸式发展、国家和地方频频推出买房买车买家电的优惠政策都让人意识到,大家可能不愿意拿出手里的存款进行消费。其实这里面也暗含着工薪阶级的无奈。不少城市的新中产阶级在承担着房贷车贷的同时,还要养娃、养老,有资产但不宽裕成为了大多数白领的新特点。纵然剁手之心不死,但钱包是诚实的。刚性支出对日常消费的抑制让大家更倾向于选择高性价比的商品。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万元,恩格尔系数为29.8%,数据上看是一个还不错的经济形势。但为什么大家都在说消费降级了呢?恐怕消费市场的信心和消费的转型升级都是很大的影响因素。2021年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为2599元,较2020年增长27.90%,也高于2019年的支出水平;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同一时期的电影票房15.32亿元,超越了去年五一档15.19亿元的成绩。
总体上看,我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提升了,在整体支出变动不大的前提下,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自然就会降低。另外,汽车、家电等商品生命周期长,以现在的工业水平正常使用8到10年完全没有问题,消费者没有必要为了功能的更新而频繁去购买新的商品。加上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买房更是慎之又慎,根据笔者调查,不少家庭出现新购房、换购房、增购房的情况几乎只有结婚或生孩子。在这样的前提和环境下,“消费降级”是不是也可以认为是一个伪命题呢?
2023年,枝江入选湖北省“双集中”试点县市后,对农业转移人口、务工返乡人员、产业工人、外来人口、二孩三孩家庭等群体给予不同程度的购房补贴。据悉,自购房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枝江市商品住宅销售1072套,同比上升42%。可见,政策足够好,市场就会有反馈。
总的看,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正处于从物质型消费为主向以服务型消费为主的转变进程中,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带来消费结构的调整,这是消费者根据自身实际需求作出的调整,也反映了全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我们不能单纯地判断“消费降级了”。当然,在消费结构转变进程中,客观上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收入分配问题、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增长的问题等。2024已接近尾声,新一年会有什么样的利好政策,消费市场的信心会不会提振,经济增长能不能注入强大动力,让我们拭目以待。
《丹阳时评》一期一会,邀请您一起倾听、思考、交流。
投稿邮箱:603956287@qq.com
主播:尹艺 心怡
责任编辑:何唯
审核:袁定平 龚春梅 潘德铭